好心情说说吧,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!
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
钱塘湖春行教案
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,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。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,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?我们听了一场关于“钱塘湖春行教案”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,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!
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12、品味语言,体会诗的意境。
3、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。
4、引导学生了解自然,热爱自然,尊重自然。
2、品味语言,体会诗的意境。
1、学生自由背诵唐诗,说唐代诗人,引出白居易;
2、学生说白居易的小故事,引出新课;
二、初读熟悉全诗:
1、听录音,要求学生正音正字;
2、生齐读;
4、师范读,学生思考:a、划出压韵的字;b、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?c、找出其中的对偶句,体会其特点。
三、熟读理清游踪:
1、谁能划出标题写了几方面内容,并说明理由;
2、读一读诗,想一想诗人凭什么说是钱塘湖,而非其他;
3、诗人说“行”,你能找出依据吗?
四、精读寻觅春踪:
师:请阅读全诗,想一想,写了春天的哪一个阶段?
师:小组自由讨论,诗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写初春的西湖?
归纳:大致有春水,春云,春鸟,春树,春泥,春花,春草,在具体分析时,结合朱自清的《春》中春花,春草的描写。
师小结: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,花乱草绿,游人如织的西湖早春图。
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2《钱塘湖春行》优秀教案(通用6篇)
引导语:《钱塘湖春行》这首诗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。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,对于诗歌学习方面并没有成熟的思维方法和知识。作为老师,要怎么教授这节课,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意思呢?下面是小编分享的《钱塘湖春行》教案范本,欢迎大家参考改正。
《钱塘湖春行》优秀教案范本
【学习目标】
1.知识目标
⑴分析、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。
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。
2.情感目标
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,感受诗歌的情境美。
3.能力目标
通过诵读、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。
【教学重点】
诵读、意象分析、感情把握。
教学过程
一、导入
前几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赏了江南春天的美景,和老舍先生一同感受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,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到1180年前的'西湖去看看, 1
唐朝诗人白居易一起去领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。(板书课
查看更多>>经过多次筛选“钱塘湖春行教案”入选栏目小编心目中最好的文章之一。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,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。老师上课时应以教案课件为依据。谢谢您参考本文!
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1一、导入新课:(2分钟)
师:同学们好!俗话说: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。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名胜。那西湖风光终究有多美,大家想不想知道啊?那就先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西湖风光图片,亲眼感受一下吧! (配乐,投影风光图片)
师:看完之后,你有什么感觉呀?
二、检查预习及课下积累(5分钟)
师:西湖风光确实令人陶醉,大家肯定都想去游览一番吧?好!今天,就让我们追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足迹,去做一次超越时空的西湖之旅吧!
1、简介
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带着着我们游览西湖的这位导游。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呢? (指一生说)
(幻灯片出示)白居易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与李白、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,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诗作最多的一个,代表作品有:《长恨歌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长庆三、四年间,白居易任杭州剌史。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着诗人。在任期间,他写下了很多有关西湖湖光山色的诗歌。请注意:钱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别名。
2、课下积累
师:《钱塘湖春行》是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时所作。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啊,在此地做刺史的可以说不乏名人,不过,最有名的应当就是白居易和宋代的一位大文豪?是谁呢?他就是苏东坡。无独有偶,苏轼也曾写过描绘西湖的传世佳作。有谁知道?
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”——宋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师:是美丽的西湖赋予了他们灵感,更是他们为西湖增添了永久的诗意啊。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他们,也记住他们千古传颂的诗歌。
师:你还能说出描绘西湖的诗句吗?
“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——宋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
三、出示目的:(1分钟)
师:欣赏完这两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歌,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的,大家请看大屏幕!目的导航:
1、有感情的朗读、背诵诗歌;
2、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;
3、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。
师: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到达目的?我相信,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,一定能到达目的!
四、读一读领略诗之韵(6分钟)
1、师:有了目的,就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向美丽的西湖进发,但旅途中我们也不能闲着,我们先来读一读这
查看更多>>《钱塘湖春行》
作者:白居易
原文:
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 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 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 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
注释:
1、孤山寺:南北朝时期陈文帝(559566)初年建,名承福,宋时改名广化。孤山:在西湖的里、外湖之间,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,所以称孤山。上有孤山亭,可俯瞰西湖全景。 2、贾亭:又叫贾公亭。西湖名胜之一,唐朝贾全所筑。唐贞元(公元785804年)中,贾全出任杭州刺史,于钱塘湖建亭。人称贾亭或贾公亭,该亭至唐代末年。 3、水面初平:湖水才同堤平,即春水初涨。初: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,常用来表示时间,是指刚刚。 4、云脚低:白云重重叠叠,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,看上去,浮云很低,所以说云脚低。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,着力描绘湖面景色。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。 云脚:接近地面的云气,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。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。这里指低垂的云。 5、早莺:初春时早来的黄鹂。莺:黄鹂,鸣声婉转动听。 6、争暖树: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。暖树:向阳的树。 7、新燕: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。 8、啄:衔取。燕子衔泥筑巢。春行仰观所见,莺歌燕舞,生机动人。侧重禽鸟。 9、乱花:纷繁的花。渐:副词,渐渐地。欲:副词,将要,就要。迷人眼:使人眼花缭乱。 10、浅草:浅绿色的草。才能:刚够上。没:遮没,盖没。春行俯察所见,花繁草嫩,春意盎然。侧重花草。 11、湖东:以孤山为参照物。 12、行不足:百游不厌。足,满足。 13、阴:同荫,指树荫。 14、白沙堤:即今白堤,又称沙堤、断桥堤,在西湖东畔,唐朝以前已有。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,是另一条。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,环湖一周,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,以最爱直抒深情。白堤全长1000米。
翻译:
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, 湖面春水刚与堤平,白云低垂, 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。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, 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。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, 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。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,总观赏不够, 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。
赏析:
全诗以行字为线索,从孤山寺起,至白沙堤终。以春字为
查看更多>>编辑特为您准备了一份全面的关于“钱塘湖春行课件”的知识笔记。作为一名教师,编写教案和课件是职责的一部分,当然,教案和课件的内容必须非常完善。教案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请注意,本网站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,请不要过度依赖!
钱塘湖春行课件(篇1)教学目标:
1、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。
2、品味语言,体会诗的意境。
3、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。
教学重难点:
1、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。
2、品味语言,体会诗的意境。
课前准备:
1、收集与春有关的资料;
2、收录机、磁带;
教 时:
一个
教学设计:
一、备读导入新课(板书 :课题及作者)
二、初读熟悉全诗
三、熟读理清游踪
(板书:孤山寺,贾公亭,白沙堤)
四、精读寻觅春景
小组自由讨论,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)
(板书:水平云底,莺争燕啄,乱花浅草)
师小结: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,莺歌燕舞,花乱草绿,游人如织的西湖早春图。
(板书:西湖早春图)
五、品读诗中妙笔
看书,讨论,自由发言。
六、悟读景中情语
1、自由讨论作者诗中流露的情感(板书:最爱)
2、师生一起讨论晏殊的.词《浣溪沙》的情感
七、展读尽显春机
板书设计:
钱塘湖春行
白居易
孤山寺 水平云底
贾公亭 莺争燕啄
白沙堤 乱花浅草
(最爱)西 湖 早 春 图
钱塘湖春行课件(篇2)教学目标
知识目标:有感情地朗读、背诵诗歌。
能力目标: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,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。
情感目标: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。
教学重点
通过精读、诵读、美读,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、语言美,受到美的熏陶。
教学难点
品味语言,体会诗的意境。
教学方法
诵读为主,学生为主,先学后教,当堂训练。
教学用具
多媒体课件
授课时数
1课时
教学过程
一、创设情景
1、 导入新课
2、作者简介
白居易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唐代著名诗人。他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,重视讽喻,崇尚简单易懂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《长恨歌》、《琵琶行》。
二、揭示目标
1、 有感情的朗读、背诵诗歌;
2、 用
查看更多>>